新闻动态

不戴头盔系统自动警告,说话就能接单...上海“骑士”戴上智能头盔,如何评价?

2025-09-27

《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》

去年5月1日正式实施后

增设了

“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

均应佩戴安全头盔”

让头盔成为骑行中必不可少的装备



外卖小哥因为抢单、接听顾客电话等

不戴头盔系统自动警告,说话就能接单...上海“骑士”戴上智能头盔,如何评价?

需要频繁使用手机

经常边驾车边看手机

造成不少事故



饿了么技术团队在两年前想到

是不是可以让必戴的头盔变得“智能”

增加外卖小哥们想要的功能

于是整合了蓝牙通话、接单识别

碰撞识别等多种功能的

自主设计的“智能头盔”诞生了

近日正在上海试点



数百位骑士收到了最新款头盔

试用后

他们觉得怎么样呢?


以前我戴着头盔,我戴着戴着就想摘下来,因为耳朵疼,耳机塞在耳朵里,胀得特别难受。现在因为头盔里内置蓝牙耳机,戴着头盔就可以接听电话,我就可以全天戴着头盔,也没有什么影响。


我们戴那种小蓝牙耳机,那个东西太小,有的时候没有那么灵,冬天要摘手套接电话,开车时候很危险,停车接又可能要超出送餐时间。但是头盔上这个按钮很大,手掌一按就可以了。


这款头盔镜面防雾。我戴眼镜,冬天特别难受,一进屋就看不见了。戴上头盔,温差没有那么大,眼镜也不会完全看不见,头盔上也没有雾气,不影响视线了。


我特别喜欢头盔上的警示灯功能,刹车或者到了没有路灯的地方,它侧灯就会自动闪烁,提升了我们的骑行安全感。



防雾试验,蓝色的智能头盔没有起雾,市面上的普通头盔起雾了


骑士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




声音比较尖锐,就是还能更那个柔和一点,就听得让人更舒服一点。



夏天款的头盔,镜面是不是考虑有个太阳镜的效果,夏天太阳照会刺眼。



头盔后面是不是能装个摄像头,前面镜面上是不是可以反射到后面。这样我们就不用看反光镜了,不然看一眼反光镜虽然就一秒,万一前面冲出个人,也很危险的。



期待有语音唤醒功能,期待可以直接用语音打电话,不再用手拨打了。



饿了么终端技术负责人郑海波说

这款头盔不仅充满科技感

也为骑士的安全和效率提供很大帮助


一个是通过重力传感器,确保骑士行驶时佩戴头盔,另外这个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头盔掉落,系统会通过机器算法,自动识别骑士是跌倒还是仅摘下头盔,自动触发应急响应,通知对应站长或配送经理和骑手联系,看是否需要帮助。


根据此前的调研,头盔内置蓝牙、话筒,通过语音指令进行接单操作,是骑士们呼声最高的功能,可以有效降低骑行中操作手机带来的安全隐患。为了提升语音识别的准确度,智能头盔搭载了独立降噪控制芯片,降低环境噪音后可以使语音识别更为精准。除了普通话外,智能头盔还能够识别如东北话、广东话等多种方言指令。


郑海波:将吸收骑士建议未来在迭代中努力实现



加拿大pc预测

目前头盔还只能通过按钮实现接单和接电话,下一步我们将让骑手彻底解放双手。开发类似于SIRI的这种功能,对能够通过骑士自己说一些他的意图,然后在这个整个履约过程当中的“接到取送”的这个环节里面都能有一些操作。包括遇到联系不上用户等异常情况时,通过识别是否拨打用户电话等方式来帮助骑士自动报备,无需人工提交申请。




目前,该款智能头盔已分批发放

预计今年将覆盖全国十万活跃骑士




头盔多少钱?骑士运营部负责人陈艳霞回应:



首批投放是平台进行全额补贴,未来在全国投放智能头盔,平台仍然会给予补贴,使得骑手拿到的这个头盔的价格跟普通头盔是持平的,都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。


夏盔在50元左右,冬盔在100元以内。




除了智能头盔

饿了么对外卖箱的智能改造也正在进行中



对于未来,陈艳霞还说道:



新一代的外卖箱材料更加环保,辨识度更好,更能保障外卖食品的安全性。智能外卖箱可以实现制冷和保温两大功能,内置芯片可以随时监控箱内食物温度,并同步给用户和商家,不仅保证到手的外卖口感更好,也能确保食品安全。





为什么一家外卖配送平台要做这些装备?陈艳霞说:



整个极配生态是比较专业的事情,也是这几年伴随着消费者个需求逐步发展壮大的一个业态。在这个业态下,很多周边的服务商都有,但是真正把所有服务能力融合进骑士整个极配作业中,更加完美匹配的一个产品的话,基于平台对业务的理解,对骑手体验的理解,对骑士保障,来做这件事更好。


所以我们去整合所有的技术和能力,对骑士需要用到的周边进行升级改造,然后让它真正地赋能到我们这个场景中,赋能到我们骑士的作业体验中。




快评 · 将技术手段融入安全防护,让骑手的送餐之路更安全

这款智能头盔,值得我们点个赞!外卖骑手可以一键接听电话、一键接单,遭遇事故自动触发应急响应,有这样的安全保障,相信骑手们带头盔,也会更自觉。


围绕头盔,骑手们有更多的期待。眼下智能穿戴设备迅猛发展,上海在这条新赛道上汇聚了很多龙头企业,相信只要找准需求,更多有用、好用的功能都能被集成在一顶头盔里。不过我们也有点担心,现在的传感器加上大数据,几乎可以无所不能。智能头盔对于骑手,会不会成为一个如影随形的“监工”,就像此前被广为报道的 “系统困局”?希望企业始终能善意初心,善用技术。


很多安全保障,其实也不用靠什么技术。我们身边大多数外卖骑手的电动自行车还没有悬挂专用号牌,距离执法开展只剩下不到两周时间了,企业什么时候组织骑手上牌?人车不符、非法改装等问题解决了吗?该要抓抓紧了。


(作者:时韵)

准备好开始吧,它既快速又简单。